top of page
Search


《我願意:沉浸式劇本+創作全紀實》演員及主創採訪撰寫
參與影集《我願意》兩本延伸書籍之主創團隊、演員採訪撰文,以及心理書文字整理工作。 劇本書:《我願意:沉浸式劇本+創作全紀實》完整記錄編導演緊密合作的過程,因撰文需求負責訪談導演、演員姚淳耀、炎亞綸(吳庚霖)、高慧君等人。(與另一位寫手分工撰寫) 內頁一覽...
Peng Shandy
Dec 25, 20221 min read
6 views
0 comments

![[策展]請離開書房——詩人吳晟特展](https://static.wixstatic.com/media/78940f_67d40ca160ab446b9e1254a3a6361f3a~mv2.jpg/v1/fill/w_454,h_341,fp_0.50_0.50,q_90,enc_avif,quality_auto/78940f_67d40ca160ab446b9e1254a3a6361f3a~mv2.webp)
[策展]請離開書房——詩人吳晟特展
統籌展覽策畫與執行 時間:2022/8/20—9/14 地點:或者光盒子書店 展覽論述 他,被稱為「農村詩人」,不作拗口詩句,時而抒發內心情感,時而為土地發聲;時而溫柔傾訴,時而悲憤控訴。他,為其身處的島嶼作詩,在台灣文學史上,自成一格,不屬於任何一種標準流派。...
Peng Shandy
Dec 18, 20221 min read
6 views
0 comments

![[策畫執行]2022台北電影節|電影正發生:電影美術 線上展](https://static.wixstatic.com/media/78940f_8ce3053085f1422993ebe231e89b52bf~mv2.jpg/v1/fill/w_454,h_341,fp_0.50_0.50,q_90,enc_avif,quality_auto/78940f_8ce3053085f1422993ebe231e89b52bf~mv2.webp)
[策畫執行]2022台北電影節|電影正發生:電影美術 線上展
「電影正發生」是台北電影節自2017年以來開立的特色單元。 2021年以電影美術為主題(後因疫情延至2022年推出),在經費與場地的限制下,團隊首度嘗試以網頁開發的方式規劃線上展覽。我則擔任線上展覽的專案統籌,負責包含展覽內容發想、創作者訪談、展品/劇照授權洽談、文字撰寫...
Peng Shandy
Dec 18, 20222 min read
12 views
0 comments

![[策畫執行]花蓮溝仔尾街區藝術節|特別展映-你的回家走走,他的節慶過後](https://static.wixstatic.com/media/a27d24_c4c7f7dbf3ff47289c750e6faa7fd94a~mv2.jpg/v1/fill/w_454,h_341,fp_0.50_0.50,q_90,enc_avif,quality_auto/a27d24_c4c7f7dbf3ff47289c750e6faa7fd94a~mv2.webp)
[策畫執行]花蓮溝仔尾街區藝術節|特別展映-你的回家走走,他的節慶過後
節目文案 |你的回家走走,他的節慶過後| 節慶帶來短暫的團聚與人潮聚集,但節慶過後人們究竟帶走了甚麼?又留下了甚麼? 溝仔尾街區藝術節-特別展映,「你的回家走走,他的節慶過後」在熱鬧活動之餘,以VR作品《舊家》結合地方全家福展覽引領觀眾看見、體驗社區長輩正在過著的生活日常。...
Peng Shandy
Oct 21, 20201 min read
23 views
0 comments
![[策畫執行]2020台北電影節|電影正發生:聲音設計 線上展](https://static.wixstatic.com/media/a27d24_45ccc350832d44beb3f05378d753ba70~mv2.png/v1/fill/w_454,h_341,fp_0.50_0.50,q_95,enc_avif,quality_auto/a27d24_45ccc350832d44beb3f05378d753ba70~mv2.webp)
[策畫執行]2020台北電影節|電影正發生:聲音設計 線上展
訪談九位包含杜篤之、曹源峰、郭禮杞、周震、吳書瑤、簡豐書、楊書昕、澎葉生、黃大旺,台灣電影聲音工作者。以影音、文字兩種媒材,刊登於台北電影節官方網站,從不同角度、面向、世代切入,為觀眾建立電影聲音領域的基本概念、解惑觀眾對電影聲音設計的好奇,更進一步認識電影聲音工作者,及其...
Peng Shandy
Oct 21, 20201 min read
21 views
0 comments
![[選片·編輯]台灣電影課|2019花蓮文化局鐵道電影院校園推廣](https://static.wixstatic.com/media/a27d24_dcd1a68da78c4c10a8869cea6e0ee4ef~mv2.png/v1/fill/w_454,h_341,fp_0.50_0.50,q_95,enc_avif,quality_auto/a27d24_dcd1a68da78c4c10a8869cea6e0ee4ef~mv2.webp)
[選片·編輯]台灣電影課|2019花蓮文化局鐵道電影院校園推廣
看電影就是要進電影院! .台灣電影課策劃及導讀手冊編輯介紹. (本文收入於流動放映所編輯之「台灣電影課 導讀手冊」) 文/彭湘 你會去電影院看電影嗎?1895年12月28日盧米埃兄弟在巴黎大咖啡館,以商業模式公開映演他們通過自製「活動電影機」(Cinématographe)...
Peng Shandy
Nov 30, 20195 min read
14 views
0 comments


有如「八國聯軍」的幕後團隊-林書宇談《夕霧花園》跨國合製經驗
文 / 彭湘 金馬執委會執行長聞天祥打趣形容,《夕霧花園》幕後團隊有如「八國聯軍」!這部改編自馬來西亞作家陳團英同名英文小說的電影,由HBO Asia、馬來西亞在地製作公司Astro Shaw、馬來西亞國家電影發展局(FINAS),以及韓國的CJ...
Peng Shandy
Nov 30, 20191 min read
28 views
0 comments


召喚感受力,拾回好奇心,走進「蔡明亮的凝視計畫」 專訪蔡明亮導演
文 / 彭湘 如果你最近經過華山光點長廊,可能會碰巧遇上正在布展的蔡明亮。若幸運與蔡導不經意地有了眼神交會,無論你認得他,或者不認得,他將親切的走向你,坦率地問:「要不要看我的電影?」當你露出疑惑的表情,他像是找到了一片全新、尚未播種的田地,期待你打開好奇心,接下這份邀請。...
Peng Shandy
May 31, 20191 min read
11 views
0 comments


色|戒:誰是王佳芝?
談《色,戒》最有趣的還是談李安為何要拍張愛玲的短篇小說〈色,戒〉。這個特殊的情境尤其需要被指出,正是因為拍這部電影是在李安憑《斷背山》奪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後,決定拍的第一部片(獲獎後他很快地開始籌備),並且是繼全球獲得極大成功的《臥虎藏龍》(2000)後,他再度拍攝的第...
Peng Shandy
Sep 5, 20188 min read
46 views
0 comments


《超級大國民》:從贖罪到問罪
萬仁的《超級大國民》(1995)論其故事情節或影像表現都不算特別突出,它沒有太多的高潮迭起,它只是腳踏實地的說故事,一個不曾有人(在那個時代)去好好說出的故事,搭上憂傷但絕不煽情的音樂,只是如此,它的平凡就可以動魄。 電影起於一場惡夢,本片的主人翁許毅生(林揚飾)展開其贖罪...
Peng Shandy
Aug 31, 20186 min read
7 views
0 comments


《恐怖份子》:楊德昌的台北寓言 跨時代的台北經驗
「太恐怖了,全世界只有我一個人知道是怎麼回事。」──《恐怖份子》(1986) 總是拿著攝影機一張又一張拍的少年,聽見了女友轉述周郁芬得獎小說的內容,驚訝地說著。1986年的楊德昌,他所拍下的台北,正是他孤單的宣告著那只有他一人知道是怎麼回事的台北。 寓言變預言:停滯的台北城...
Peng Shandy
Aug 30, 20187 min read
2 views
0 comments


《徵婚啟事》:當「徵婚」成為一種方法
陳玉慧小說《徵婚啟事》大膽的以行為藝術與無形劇場的概念進行創作,在1992年出版時雖遭到「難道作家都沒有想像力」等抨擊,使之在當年備受爭議,但多年後的今日能繼續被討論,並以同一套徵婚文字刊登啟事的概念,持續被改編成三種幾乎完全獨立的文本,包含電影、舞台劇以及電視劇,且隨著故...
Peng Shandy
Aug 29, 20185 min read
1 view
0 comments

《無言的山丘》:臺灣人與臺灣命運
王童導演的電影《無言的山丘》(1992),與其前二部作品《稻草人》(1987)、《香蕉天堂》(1989)被譽為台灣近代三部曲,其作品在不明說時間地點的方式,描繪臺灣不同身份位階生活著的人(包含本省、外省人、日本人),在我看來,與其說他的電影拍出的是臺灣人的命運,不如說它訴說...
Peng Shandy
Aug 5, 20184 min read
8 views
0 comments


《桂花巷》:電影與文學改編/不同文本的「形象」與「意象」
由陳坤厚導演執導的電影《桂花巷》(1987)改編自蕭麗紅(1977)的同名長篇小說,得到當年金馬獎包含最佳劇情片等多項提名,最終唯獨奪得最佳電影插曲(今最佳電影原創歌曲獎),同名主題曲今日看來仍有不小的傳唱度。而「桂花巷」從小說到電影,甚至這一首電影歌曲,對一位台灣女性在時...
Peng Shandy
May 30, 20187 min read
328 views
0 comments


第一部華語VR電影:蔡明亮、《家在蘭若寺》與電影院革命
原文刊登於 放映週報 剛落幕的第54屆金馬影展,除了臺灣電影在金馬獎稱霸的好消息之外,另一個在影展期間關於臺灣電影的熱門話題,是慢半秒就將錯過,號稱第一部華語VR電影,由HTC出資邀請蔡明亮完成的新作──《家在蘭若寺》。...
Peng Shandy
Nov 30, 20171 min read
4 views
0 comments


從《目擊者》談台灣類型電影轉型的成功之路
輔於3月31日搭上清明連假上映的國片《目擊者》,在信義威秀首映會意外遇火反促了天降下來博得版面的機會,上映後口碑亦迅速傳開,一夕之間成了話題電影,有望在今年賀歲檔國片的挫敗之後,為台灣電影找回遺失以久的觀眾,甚至一群可能從未擁有過的年輕觀眾。...
Peng Shandy
Sep 1, 20176 min read
3 views
0 comments


《再見瓦城》:趙式風格臻於熟成,給你衝撞腦門的心碎溫度
原文刊登於 娛樂重擊 樸實的景象,無止盡的緩慢等待,《再見瓦城》的第一顆鏡頭,引領觀眾靜靜凝視緬甸少女偷渡踏上泰國的路途。黃褐色污濁的湄公河一如往常的流動,少女汗水掛在臉邊,小心翼翼期盼著未來,順著水流前進也許是意味著一種認命。伴隨夏日的悶熱焦灼,不用任何一句話,就墜入這一...
Peng Shandy
Dec 31, 20151 min read
3 views
0 comments

《光陰的故事-台灣新電影》:影迷的朝聖歌頌v.s.大眾的排斥遠離
原文刊登於 娛樂重擊 給幾個關鍵字,關於你所認知的好看台灣電影? 奶奶輩理直氣壯答了個《梁山伯與祝英台》,可其實那算是港片;爸爸輩想了半天,幾乎要沒有答案;大學生們想了想大概是《海角七號》;更小一點的國高中生不假思索地說了《那些年,我們一起追的女孩》。如果你說得出任一部台灣...
Peng Shandy
May 31, 20151 min read
2 views
0 comments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