談《色,戒》最有趣的還是談李安為何要拍張愛玲的短篇小說〈色,戒〉。這個特殊的情境尤其需要被指出,正是因為拍這部電影是在李安憑《斷背山》奪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後,決定拍的第一部片(獲獎後他很快地開始籌備),並且是繼全球獲得極大成功的《臥虎藏龍》(2000)後,他再度拍攝的第一部華語片。回過頭來看,選擇《色,戒》李安需要極大的勇氣。
李安定許已是台灣最討喜的導演,但是他的電影其實從來就不討喜。
就像李安談自己的電影始終存在的元素──「壓抑」(柯偉妮,2009,73),無論從讓他起步且受到國際關注的「父親三部曲」(《推手》、《喜宴》、《飲食男女》),還是領他成功走進好萊塢片廠的《理性與感性》到《斷背山》,在非常傳統的儒家思想環境成長的李安,有著儒者的風範,道家的哲學,不能說他擅長處理壓抑,而是他必須,必須用電影來回應、來解開,這份自幼生在他身子裡的矛盾枷鎖,電影也恰好是紓解這份壓抑的理想管道。
來到《色,戒》,李安以極其殘暴、令人坐立難安且不適的三段性愛戲,詮釋被擠壓到難以喘息的壓抑的瞬間爆發,觀眾被迫凝視痛苦猙獰且激烈,而非愉悅的性愛,重新理解愛與背叛。我們坐在那黑的盒子裡,要嘛進入王佳芝與易先生的身體裡難受,要嘛站在門外誤會了李安。如果不能夠真正理解,當其流於話題一切也就都變質了。在2007年上映的《色,戒》因大尺度一時話題都集中於此,上映之際才15歲的我註定成為被排除在外的觀眾,而在媒體的炒作下我們對李安與《色,戒》的理解只獨留無法趕上熱門話題的遺憾。
我是在這部電影上映的五年之後,在金馬50的盛宴裡看到此片重映,大會邀請了李安在映後進行大師講堂,李安顯得十分難為情,直言這是他最不敢重看以及和大家討論的一部作品,好像那個挑戰禁忌的勇氣在那一年給花光了。而我只是呆坐在那兒,一頭霧水的,我找不到一個方式來理解它,忽然就想要抱抱李安,他的電影、他的人,就像個需要被安慰的孩子。
讀了張愛玲的這篇小說後李安腦子裡不斷有著小說的畫面,他更認為張愛玲在創作這部短篇時,受到西方黑色電影極大的影響,敘事方式也很適合轉換成鏡頭語言(李達翰,2007)。然而,這些可能都不是最大的動機,如果那一個一直沒有消失的畫面纏繞在李安腦中,召喚他通過拍這部片尋找答案,他尋找的究竟為何?
他說,他的心裡住了一個王佳芝,又或者該說李安就是王佳芝。
一位往心底創作的導演總是需要把真實的自己全攤給觀眾,而李安最大的能耐是能更拍攝各種類型與議題,讓任何題材到自己手中都成為自己的作品,那裡總一個他自己被投射進去。《色,戒》在故事設定上表面是個懸疑特務片,但它幾乎不像一般特務電影那樣節奏緊湊,要你參與推敲接下來的劇情,它只是一直鑽,鑽一顆人心的慾望,鑽進你心底。這一鑽,通過王佳芝扮演麥太太,在找回王佳芝自己來完成,。
張愛玲的小篇幅能夠被李安拍成大電影,那也得歸於李安在小說看到了自己。電影衷於小說原著,以太太們打麻將,麥太太(王佳芝,湯唯飾)急忙離開易家準備暗殺易開場,不過小說實際上也就用這一整段情節寫完了故事,李安的電影則是通過張愛玲文中,意識流手法書寫出王佳芝的心境,擴充出王佳芝大學求學時期接觸戲劇,認識鄺裕民(王力宏飾)、賴秀金(朱芷瑩飾)等話劇社同學,到她扮演麥太太上演美人計未成,幾年後再度遇上鄺,真正成為特務準備暗殺易先生的完整情節。張愛玲提供的線索隱微,卻都蒙能被李安抽絲剝繭出來。
她倒是演過戲,現在也還在台上賣命,不過沒人知道,出不了名。(張愛玲,2007,21)
小說中的這麼一句話道出了核心,「戲中戲」也成為電影完成王佳芝這個角色的基礎。初上大學的王佳芝準備試鏡念著台詞,看著場燈一暗周遭全黑,聚光燈投在鄺裕民身上,使他半張臉上出現一道光,而她看得入迷,那一幕預示著王佳芝將走上台,在舞台上演出愛國劇戀上表演。同時那個半明半暗的鏡頭在鄺裕民身上(圖1,17’34’’),與全片尾端易先生坐在麥太太借住時就寢的床上,竟有著極其類似的打光(圖2,2’30’01’’),彷彿說著,鄺、易、王三人都是上了台的演員,他們注定站在一半黑一半亮的世界裡,沒有誰是絕對的正或邪,真實與非真實的難辨與交錯,也通過畫面裡的這個劇場台上、台下的燈光暗示給完成了。
圖1 圖2
王佳芝出眾的外貌,使她成為話劇社的女主角,她對表演的熱愛是純粹的發現這個舞台讓她自在,她的表演具有感染力,人們因為她的演出備受感動,她在下戲後飄著雨的夜晚裡的公車上,那樣迷人單純的笑著,抗日、戰爭對這個女孩來說甚為遙遠,她在乎的是父親在英國另成新家,而她成為一個徹底的外人,那和鄺裕民就是為了募款而選擇了戲劇,表現出的愛國青年形象並不一樣,因為鄺所要追求的不僅僅是在劇場裡演出,他要的真槍實彈。
舞台讓王佳芝有了歸屬,給她這個舞台的則是這一群話劇社青年。於是,當給予她舞台的這群青年,把王佳芝從「台上」給叫了下來,鄺裕民喊著她的名字,彷彿是要將她從戲裡叫出來,她回到「現實」(圖3,27’41’’),聽著鄺談著這一場暗殺計畫,王佳芝沒有理由拒絕這個新角色,但當她開始扮演麥太太,卻才是開始無發分辨真實與虛構的開端。片末王佳芝放走易先生,逃不走按理應當吞下膠囊自盡時,此幕以閃回的方式又再出現(圖4,2’24’33’’),亦使得這場看似過場的戲,成為暗示「王佳芝」這個人物死去重生的關鍵橋段。
同時,這個閃回並非一個單純的重複撥放或前後呼應,當最後王佳芝拿著膠囊像是思索著要吞下去,觀眾先是聽到鄺裕民喊著「王佳芝」那響亮的聲音劃破寧靜,回到那幕年輕時的佳芝在舞台上轉過頭來(一顆遠景),一樣的場景,第一次拍攝話劇社同學時的大遠景,在這一次變成了中近景,王佳芝忽然能夠清楚看見同學們,她多年未見他們,時空彷彿凝滯在那一刻,畫面再切到王佳芝肩上特寫,某個死去的王佳芝被召喚回來。而對照後還可發現,兩次一樣的場景,使用的是完全相反的鏡頭組合(如下組圖,由左到右為鏡頭順序),可見李安在設計此幕。
圖3/鄺裕民喊王佳芝回頭鏡頭組合a
圖4/鄺裕民喊王佳芝回頭鏡頭組合b
王佳芝是天生的演員,李安更透過王第一次扮演麥太太的出場,對比同儕們的緊張、接不上話,王和易太太聊天則一點也不怯場,除了王佳芝,沒人能演得比她真,她知道如何才能演好戲,就像後來她被訓練為真正的特務,老吳(庹宗華飾)說著王佳芝的優勢就是她「只當自己是麥太太」(1’56’30’’),再一次彰顯她和其他人得不一樣。因此,王佳芝的生命裡自從有了麥太太這個角色就再也不是王佳芝,就算回到自己的私密空間,她的舉手投足都全然和過往不一樣(圖5,36’56’’),也強調了她的表演方式,實是讓那個人物住進自己身體完全成為她,任務沒有完成就沒有下戲的時候。
圖5
然而19歲時這群大學生不但沒完成任務,一切終成為扮家家酒似的笑話,使得為了這場戲失去童貞的王佳芝,同時失去對這群朋友的信任。當同學們打包搬離豪宅,與曹先生發生衝突的夜裡,齊力殺了一個漢奸完成他們的真槍實彈,王佳芝的真槍實彈卻是與梁潤生一次次沒了意義的做愛練習,她見著竄流的血,彷彿也往自己心裡刺,最終奪門而出遁入黑暗(圖6,1’10’36’’),她不再需要扮演麥太太,可那個被黑吞噬的王佳芝還是死了,什麼也不是,多年後也唯有再演一次麥太太來找回自己。
圖6
黑暗,又是全片的另一主題。從全片導演讓易先生第一次出場,就是在一片黑之中,作為漢奸的易先生出現在暗處顯然是個合理安排,可卻又讓易先生表明自己不喜歡黑,此處可解讀他只是要躲避被暗殺的可能而這麼和王佳芝說,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其內心的聲音。而李安同時也置王佳芝於黑暗之中,無論是劇場還是電影院,與鄺裕民交換情報之處,片中王佳芝多次出入的地點總是黑。
原本二元對立的色彩直接被打破,早無正邪之分,又當王佳芝在扮演麥太太的過程裡,從易先生身上感覺到真實的情感,王佳芝在這一場不真實的演出裡找到真實,他對易先生,以及易先生對他的感情,張愛玲的文字如此敘述:
他覺得她的影子會永遠依傍他,安慰他。雖然她恨他,她最後對他的感情強烈倒是甚麼感情都不相干了,只是有感情。他們是原始的獵人與獵物的關係,虎與倀的關係,最終極的佔有。她這才是他的人,死是他的鬼。(2007,46)
從這文字過渡到影像,李安顯然不只是用了三場性愛戲來詮釋他的想像,他更讓王佳芝也說出了一段,這段關係如何榨乾她,讓她道出:「在黑暗裡,只有他(易先生)知道這一切是真的……」(1’58’24)。而何又謂真?最後,在日式餐廳的包廂裡,麥太太為易先生唱了最後一曲「郎呀咱們倆是一條心……」(2’04’45),他們唯一一次單獨在一起且在影像上的明處,他們是真正的知己,也才有辦法拍出張愛玲寫下的這兩個人存在著一種感情,而那是真的。
一個人必須通過扮演「非我」來成為「我」《色,戒》,正是這樣一個故事。這是李安對自己如何成為現在這樣一個人的最佳寫照,他巧妙的借用了劇場表演的概念,無論是中國地方戲曲、日本能劇或希臘悲劇都有類似的傳統──畫上遮掩自己原本面容的妝(全白的臉),讓原本的自己死去後去扮演另一個人。王佳芝扮演麥太太時,則變相得呈現一種以完全不同的妝容,把原本的自己蓋過去的儀式,成為另一個人。又如一幕王佳芝正在化妝,被門外的的鄺裕民叫去吃早餐,他微弱的叫著「王佳芝」,我們見到的是鏡子裡的佳芝正在變成麥太太的過程(圖7,1’02’40’’),更多了一層無法分扁哪個是真實的王佳芝的象徵,這一聲叫得更顯得格外諷刺。
圖7
如果李安就是王佳芝,對照李安本人的生命經驗,在他的高中校長父親面前,他需要去扮演一個符合傳統社會期待的兒子,但他卻偏偏迷上戲劇,考取藝專後來編織著導演夢,直到36歲才獲得機會完成自己第一部長片揚名國際,然而一切並未止息,全台灣倚著李安在國際闖下的名堂似乎對他寄予著厚望,我們炒熱話題,無論他拍出甚麼都要支持他,公眾的他還正在殺掉某個自己。唯有在他的電影裡,一個注定黑暗的空間,我們見到了一個真實,無法和那個溫文爾雅的李安對起來的他。
而實際上,王佳芝就是每一個人,一個關於我如何成為現在的我的歷程。
引用書目
李達翰(2007)。山走過又一山:李安.色戒.斷背山。台北:如果。
柯偉妮(2009)。看懂李安:第一本從西方觀點剖析李安專書(黃煜文譯)。台北:時周文化。
張愛玲(2007)。色戒。台北:皇冠文化。
コメン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