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篇:可行商業模式在哪裡?從日本經驗對照台灣獨立製片走向IP經營之路
談到動畫電影,映入普羅大眾心底的大抵不是以迪士尼、皮克斯為首的美國動畫,就是動漫產業發達,又養得出如宮崎駿、細田守、今敏等兼具個人魅力又具票房號召力導演的日本動畫。
大眾對台灣長片動畫的印象長年停留在1998年王小棣導演的《魔法阿媽》。而時隔20年的2018,終於迎來了敘事與製作水準皆獲好評、斬獲不少國內外獎項的《幸福路上》,可惜國內票房表現平平,距離成本回收仍差了一大截。而預計於今年上映,由易智言導演執導的3D動畫長片《廢棄之城》,更是製作過程中不斷面臨資金不足,致使耗費十年才完成作品。投資者沒信心、製作水平時好時壞,電影動畫產業鏈得以成行的關鍵究竟何在?
本文將從回顧台灣動畫產業發展孱弱的歷史因素展開,先介紹日本動畫產業商業模式,緊接著以製片陳怡菁分享台灣首部挺進商業院線的動畫短片《金魚》的製作歷程為例,探尋屬於台灣創作者有跡可循的商業模式建立之路。
閱讀全文(刊登於放映週報)
下篇:動畫製片角色攻略
在邁向原創作品的路上,台灣過去發展較不成熟的階段,便是最前端的開發與最後端的行銷發行。而製片,正是串起一部作品從頭到腳的管理、執行的關鍵人物。也因為動畫可以應用的範疇較為多元,除了製作全動畫作品,特效製作、IP孵化衍生為遊戲、周邊等產品銷售的跨業經營,甚或是近年崛起的VR,都可能是動畫製片可涉足的面向。
繼上篇回溯台灣動漫長期積弱原因,並介紹日本動畫產業經營之道與台灣動畫短片《金魚》試圖摸索的商業模式厚,本文集結動畫導演王世偉、動畫特效製作總監劉綺珊、角川國際動漫副總經理羅際明以及大畫電影文化(霹靂布袋戲子公司)創意開發部門總監朱汧穎的分享1,描繪讓動畫界得以邁入產業化的關鍵人物──「製片」的概念與養成。
閱讀全文(刊登於放映週報)
Comments